(太原美术馆, 山西 太原 030021)
摘 要: 在美术馆大时代发展中,展览陈列是其主要业务之一,而展陈设计是其必要的修饰手段与主要呈现方式之一。好的展陈设计一定要与展览展区、展品、艺术家和本身的学术研究具有相适性,一定是因展制宜、因馆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 如何让艺术在通过如恰的展览策划、丰富的陈列 手段、巧妙的空间变化后让展品呈现得恰当 适宜,同时在巧妙的展示设计下焕活展品魅力,激发观众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展览的可视性是本文论述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美术馆;展览;相适性
目前,展陈设计出现的问题大致分为三大类:
一是一些展览选择的陈列方式较为传统、比较板滞,展览与公众存在僵持感,使展览的参观成了单纯的观看,走马观花一圈后,很难对展览有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这样,美术馆就失去了向公众传递信息的职能,导致美术馆有人流但没人气。
二是部分展陈设计过分推崇形式主义, 一味地注重展陈视觉冲击,偏执地让观众领略外在感官上的冲击,而无法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作品上,从而忽略了对作品创作背景、表达内容的介绍,忽视了展品本质和内涵。
三是展陈设计与展览本身相脱节。 展览陈列应该是双向展示行为, 不是硬性的展示灌输, 观众也不是被动地看, 展览应该主动将观众的参观行为纳入展示体系, 与艺术品展示适时融合。展陈设计与展览空间和展品的相适性,展陈搭建的匹配性,展出呈现的有效性展前布展针对性( 从实施到现场)。空间:合理安排展览区域与主题划分展现:合理排布每件作品设计:良好传递展览主旨展陈:作品最佳展示方式( 保护与观看之间的平衡)第二,展陈设计因展、因馆的基本定位。展览本体( 艺术家、艺术作品)策展定位( 切入点、视角、态度)空间条件( 面积、尺度、光环境)展览预算( 经费、规模)时间成本( 布展时长、布展程序)以北京画院美术馆正在举办的“笔砚写成七尺躯——明清人物画的情与境” 为例。 此次展览主要是针对传统人物画中的笔墨特性与情境表达二者关系这一问题展开的。 按照不同画题,分四个板块进行呈现。 在展览中,作品为诸多精彩的明清人物画作,地点则在北京画院美术馆的三、四层展厅。 明清人物画的专题展并非一个新的主题, 在近些年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中能看到不少这类主题展览。 该展览在展览空间的线索和单元设计上,通过画中“人” 与“景” 的呼应,来展现明清时期人物画中独有的“情” 与“境”。 在展陈视觉形象设计上,主色选择深棕色与灰色,主要视觉设计还是选取了重点展出作品为背景形象, 但有所调整的是对图形的剪裁、调整、互动、转换上的应用。 在视觉转折处与彰显处,花费心思进行细节性处理。 每个展出部分根据板块需要和切入点的需要分别做了前言设计与形象墙设计, 在细微手法的处理上更是声光电相结合予以区分。 由于展览位于上下两层展厅, 为了使展线有效连接、观众情绪稳定衔接,在楼梯前面还专门进行了招贴设计,这样细致的设计会让观众对展览有所兴致、有所了解、有所感悟。 在视觉海报设计中, 根据统筹性与时效性, 更换不同的背景画海报, 长效宣传, 日 历式的推进宣传, 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体现了展陈的统筹能力和对宣传时效性的准确把握。 同时,和有效观众群多的地铁线路进行合作,联动宣传、互助宣传、群体宣传,整个展览的展陈设计小巧、务实,对展品有较深的研究和阐释。 另外,空间展陈布局合理、衔接恰当,形成了美术馆的独特风格。2 展陈设计与艺术家相适性, 展陈设计形态丰富、形式多样在展厅空间设计上, 更多的是带领广大观众感受艺术的发生情境, 感知艺术品和背后的各种关系故事。 其不只是对艺术品做单一的、枯燥的展示陈列,而是配合了适当的展陈手段让展示形态更丰富、形式更多样, 使整个展览过程成为能动眼、能动手、更能动心的观展体验。 以“纯朴归真 心照万象——刘巨德、钟蜀珩艺术作品展” 为例,中国美术馆展陈设计以刘巨德、钟蜀珩老师的艺术发展、生活轨迹为脉络, 找寻共性与个性,引起情感共鸣。 在空间和展陈的处理上不单一、枯燥、乏沉,又不过分注重视觉效果,喧宾夺主,并且空间和展陈的布置主要在烘托作品、引导观众的行为感受上。 其展览空间布置、合理的设计,使展览形式更多姿多彩、
具体的展陈空间处理方式有:
第一, 在原有空间基础上, 利用帷幕、纱帘、水、声光电等软装饰手法进行空间氛围营造、空间分割和空间引导。
第二, 通过空间场地颜色来定义展示空间,重新定义空间内部、光线入口、隐影布置和构成。
第叁, 空间扩展,在原有整体空间的基础上增加室外空间作为连续性空间。
第四, 整体的布置根据所展示的艺术品位于的区域设置特定主题,结合展品性质、内涵、颜色、大小以及质地方面的特点, 巧妙地搭配灯光、展柜、底座, 适当地加以情景设置, 将其内在与质地完美地表达和体现出来,让展品形式与内容、外在与内涵得到高度的体现和统一。
值得注意的是,这四点空间处理手法并不是单一、独立存在的,只要符合展览需要,是可以多个或同时叠加使用的。 同时,注意展示主体的传达性和主体本体语言,不要为了添加而加,喧宾夺主。
3 展陈设计与学术研究相适性, 有效的针对性设计, 规避重复性设计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展陈设计需要符合中央美术学院的学院学术定位和学院气质。 在其设计特点中就包含有:
第一, 强调特定空间( 场域) 中“信息传达” 的有效性。
第二, 强调美学功能与实用功能的完美结合,反对“过度设计” 和“形式主义” 设计。
第叁, 学术性与实验性相结合: 探索美术馆设计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将“跨界别设计” 理念融入美术馆设计中。
展览展陈设计就展览主题与展览内容和准备策划的展览结构开展展陈设计,提炼关键词,进行主视觉形象的设计。 在“文献展的神话——阿尔诺德·博德与他的后继者们” 展览中,主要展示内容是卡塞尔文献展1~ 13届的文献和作品,就展览作品本身设置展览结构。 开展展览的主视觉形象设计有字体的设计、辅助图形的设计、色彩系统的设计、色彩系统和辅助图形的结合,完成海报设计,邀请函设计、导览册设计、延展物料设计等。 展开第二个部分展览空间的设计是设计理念方面以叙事空间的情感化营造,着重体现空间的功能诉求。 处理手法上运用形象墙装置化,空间上还原作者起居室景观转化,互文性建构( 色彩作为功能分区、轻结构的渗透) 等处理手法表达, 使展览在一定的情感语境、认知语境中有效展开, 体现了展览的学术意义与展示侧重点。
葛洪的《抱朴子·疾谬》 云: “积微致著,累浅成深鸿羽所以沉龙舟, 羣轻所以折劲轴, 寸飙所以燔百寻之室, 蠹蝎所以仆连抱之木也。” 整个卡塞尔文献展的展览陈列设计的平衡度是在每一项细微工作中体现与提升的,整个过程是不断持续、长久累积的。 体现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作为学院性质的美术馆在展陈设计上崇尚学术、自 由、开放的特点, 实现了资源的搭建与共享。在各类场馆中, 美术馆以展览更替形式不断推出新的艺术故事, 使观众不断地感受艺术精神, 享受文化服务, 延伸艺术体验。 而在更替过程中必须展示有效的呈现手段,合理适宜的表现。 在展陈设计中与各项物相得益彰地呈现出来,展现艺术品的历史人文内涵,拓展艺术认知的容量和深度,并让所呈现的知识、艺术经得起严肃学术标准的检验和历史的认可是美术馆展览的精神。
作者介绍: 张茜茜( 1988—), 女, 山西晋中人, 研究生, 毕业于山西大学,美术员;研究方向:建筑与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