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发展历史达几千年, 期间, 遗留并保存了 大量的、 多种多样的文物。不过, 随着时间的延长, 破坏及损害问题不同程度地出现在各个文物中。 相比于发达国家, 我国研究文物保护的时间比较短, 文物展柜方面与其存在的差距比较大, 甚至盗窃、 损害展品文物事件的发生都与 文物展柜自 身的缺陷有关。 文物展柜是陈列设备中最基本的设备, 它的作用 是文物包装和展示, 博物馆通过文物展柜, 直接无声的地交流观众。 同时, 文物展柜也是最后一道保护文物安全的防线。 任何一件文物都是不可再生资源, 作为文物保护者, 应注重防止微生物侵蚀及相对湿度、 空气污染、 光与热等对文物展品的隐害。
【 关键词】 博物馆; 文物保护; 光照
【 中图分类号】 G265 【 文献标识码】
一、 文物保护要求
( 一) 温度和湿度
开展文物环境研究工作时, 最为基础的一项工作即为测量温度及湿度, 这两个因素会对所有的物理、 化学、 生物作用产生直接影响, 甚至发挥决定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 温度与湿度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温度发生变化时, 也会相应地改变湿度, 进而温度与湿度共同影响文物的光氧化速度。众所周知, 纤维类文物在光的作用下会改变结构, 如染料变色,此种变化结果即为光化学反应结果。 光氧化速度密切相对于湿度, 湿度非常高的情况下, 迅速增大光氧化作用, 加强光破坏纺织品、 染料的程度。 相对来说, 金属类文物更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 典型例子就是“青铜病” 。 原因是高湿度情况下, 金属类文物容易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化学反应, 使有害铁锈生成, 导致文物寿命及安全受到严重影响。 微生物及细菌生长时, 水分为必要条件, 环境中的湿度越高, 越有利于生长、 繁殖微生物, 并蔓延霉菌。 霉菌生长期间, 酵素会产生, 酵素作用下, 纤维素水解作用速度加快, 形成水解纤维素, 有机类文物在水解纤维素影响下, 强度大幅度降低,出现颜料褪色或变色现象。公认的博物馆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标准数值为温度为14℃—24℃, 相对湿度45%—65%。 理想状态下是控制温度湿度恒定不变, 但这是不可能的 , 现实中是无法做到的。
一般情况下, 当温度和相对湿度在此数值内缓慢波动, 增幅尽量减小, 对文物的保存是适宜的。 我国亚热带地区, 每年梅雨季节来临时, 空气湿度超过 80% 以上, 对展柜的相对湿度要求较严。 考虑到资金投入的成本, 可采用电子恒湿机和硅胶药剂两种方式。 进口 的电子恒湿器控制, 精度为 +/-5%RH, 设备安装在展柜底部的基座里, 湿度探测器安装在展柜侧面立布板的中间部位提供准确的柜内湿度。 根据展柜的不同文物设置相应的湿度。 电子恒湿机完全可以胜任控制小环境的相对湿度, 达到我们的基本要求。 另一个方式是使用硅胶药剂, 把药剂放置在一个钢板制成的容器中, 容器安装在展柜底部的基座里。 目 前, 这两种方法都能有效调节相对湿度, 并有过滤污染空气、 尘埃的功能。 就效果来说, 电子恒湿机湿度控制明显优于硅胶药剂, 湿度控制更加稳定精确, 但电子恒湿机成本比硅胶药剂要高很多, 日 常维护保养也麻烦一些。 电子恒湿机需要定期维护清理, 机内的风扇长期工作, 容易磨损, 发出较大的噪音, 严重影响游客参观的质量。 调湿剂可对展柜内的相对湿度做出有效的控制, 且具备价格成本低、 简单易用、 维护次数少的优点, 研究开发调湿剂的实用价值十分广泛。温度控制方面, 主要依靠中央空调对展厅大环境温度进行调控, 保持整个展厅温度在 20℃左右。
( 二) 光照
文物保存与展示中, 基础性的工作除温度与湿度外, 还包含光照, 是文物保护研究中经常面对的外界环境因素。 光辐射来源主要有两种: 一种为太阳光; 一种为人工光。 无论哪种, 均会一定程度地损害文物保存, 尤其是紫外光。 文物材料在光照影响下, 因热能量会产生, 加快了相关化学反应的速度, 特别是光化学反应。 研究指出, 光能够破坏所有的有机材料文物, 造成表面变质, 并使变质的速度加快。 不过,对于石质文物、 金属文物等无机材料文物, 直接破坏作用并未明显地出现。 光破坏文物材料时, 化学变质反应为其主要的破坏作用, 导致文物材料老化。 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此种老化变质影响, 相应措施必须要采取, 应对光照有效地控制。考虑好文物的光线强弱、 光照时间、 辐射成分等, 以确保文物展品在展出期间损坏程度减至最小。 光纤照明是 20 世纪70 年代开始应用的一项高新技术。 光纤照明是一种无紫外线的冷光照明系统, 光纤与光纤终端只传输光, 本身不带电,不发热, 通过光源的技术处理, 可以隔绝紫外线, 减少对文物损坏。 部分展柜同时需要背景照明时, 荧光灯可安装在展柜顶部, 采用隔绝紫外线并能起到均匀光线效果的特殊玻璃及格栅把灯管和展区空调分隔开, 以隔绝紫外线和灯管自身的发热量。
博物馆在陈列设计上,当采用部分自然采光时,在节能环保上是很重要的突破,但自然光中的紫外线对文物辐射不容忽视。解决这个问题的切入点应选择展柜玻璃,对于普通玻璃,紫外线波长如不超过320苍尘,能够将其滤除,但紫外线波长处于320词400苍尘时无法滤除,仍可通过。此时,防紫外措施必须要实施。超白夹胶玻璃,中间为可用隔绝紫外光的笔痴叠胶片,隔绝99%以上的紫外光,可有效地避免紫外线光破坏柜内的文物展品。
(叁)有害生物、有害气体
在展柜制作材料作用下,使保存文物展品的柜内环境相对安全,可避免生物、空气污染物损害文物展品。展柜用材这一关一定要把握好,所用的材料必须对文物不造成损害,防水、防火性好,不易生虫的特点,并需要经过严格杀虫和消毒处理;应符合环保。因展柜会直接或间接地接触文物,若氯、硫或其他酸性成分存在于展柜材料中,必然会损害文物。内部饰面板必须采用贰0级绿色环保中密度纤维板。板材首先是防毒、防虫处理,再经过惭辞颈蝉迟辞辫密封,外表面粘接100%的纯棉纺织物品,这些都必须要经过测试允许使用在博物馆展柜内的产物。这样就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杜绝展柜内环境材料自身产生的污染物对文物进行损坏。
二、展柜结构设计要求
对于文物展柜来说,面临双重要求,既要能良好保存文物,又要便于观众观看,因此,展柜除了具备牢固的结构外,还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一)气密性
气密性是衡量展柜好坏的重要参数之一,在密封性良好情况下,将相对稳定的保存环境提供出来,对文物保护越有利。密封性不好,根本无法满足恒温恒、湿要求,无法保障展柜内的空气质量等。但是,展柜不仅仅要密封,有时还会开启,由此一来,气密性要求比较难以实现。气密性要求要想真正达到,必然要选取非永久密封设施,且使用金属、玻璃结构的材料,避开具有渗透性的木材及塑料材料。展柜气密性密切相对于其加工技术,加工技术越高,展柜的气密性越好。这里我介绍一下密封采用的材料,可供大家借鉴。展柜固定件上的密封,可使用进口顿辞飞-颁辞谤苍颈苍驳环保中性不含有任何的酸性物质结构胶进行固定部位的密封,即保证环保性,又能保证密封性及粘黏结的强度;展柜活动部分密封由密封型材及硅胶材料超薄密封条实现。
(二)安全技术要求
展柜必须坚实牢固、经久耐用,具有足够的抗震、承载能力和相当的机械强度,当受外力时不断裂、不散架、不影响所贮藏文物的安全;对于易碎展品,展柜要具有防震、减震、防滑措施;展柜附属支撑板和固定卡必须牢固固定;防火性能是展柜材料自身需要具备;防盗功能也应配备在展柜中,展柜门的锁眼要安装两个以上,两把钥匙的管理分别由两名管理人员进行;报警装置安装在展柜内部,共两种,一种为振动报警器,一种为玻璃破碎报警装置;闭路电视监视器也需安装;以夹胶玻璃作为展柜使用的玻璃,使展柜抗冲击能力增强。
(叁)操作技术要求
操作实用技术要求展柜开启柜门灵活,推拉门开度合理,开户装置安全牢固;展柜柜门的设计应方便拿取和放置文物;电源插座安置位置具有隐藏性,并且方便合理;展柜开启机械装置是隐藏式,牢固耐用,底座设计可以水平调节;要在展柜下层放置吸湿缓冲材料的箱体,设计时,要对吸湿缓冲材料更换的便利性充分考虑;展柜的维护维修工作方便简捷。展柜的开门技术也是高科技含量的标志之一。现阶段,常见的展柜门开启方式包含多种,如抽取式开启、旋转式开启、滑动式开启等,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
(四)展柜外观
文物展柜是直接与观众思想交流的物件,是提供一个以真实艺术形状展示文物的空间。美学视觉效果技术要求展柜外观应该美观大方,颜色均匀统一,要与整个大环境的陈列设计相融洽,协调一致,始终把握好文物才是最引人注目的亮点。因观看文物展品的观众中包含儿童,因此要对儿童观看需求充分考虑,展柜玻璃要具备开阔的视野,安全薄膜或滤紫外线薄膜粘贴在双层玻璃中间。不可在外层玻璃上粘贴薄膜,原因是展出过程中会造成划痕。要以无色超白玻璃作为展柜使用的玻璃,透光率在92%以上。博物馆展柜的玻璃不适合采用含有铁成分的玻璃,避免颜色失真问题的发生。含铁情况下,玻璃颜色会呈现为绿色或蓝色,影响文物的观看,造成文物失真。如果经济条件允许,选用低反射的超白玻璃,消除在展柜玻璃外表面产生的不希望有的反射光。
目前,各博物馆对柜内文物保护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无论是对展柜内空气交换率、照明,还是制作材料的环保性能、承重系数等关系到文物保护的问题,一些博物馆没有提出严格明确的要求,这必然会对展示中的文物造成不良影响,并直接关系到文物的寿命。希望文物展柜技术不断革新进步,掀开文物保护的新篇章。展柜设计参照标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馆藏文物采光照明标准》《馆藏文物安全防护标准》《馆藏文物消防技术标准》等。
作者介绍:苏进(1975-),男,湖南韶山人,研究方向:陈列展览
(博物馆灯光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