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亚州熟女激情

当前位置:91亚州熟女激情 > 新闻资讯 > 公司动态

博物馆为什么不允许使用闪光灯拍照?

作者: 知乎-蒋杰    发布时间:2015-04-21 11:14    阅读量:3267


文物的保护一定要根据相关的材质制定保护方案,外部环境大概可以从温度、湿度、光线、空气(甚至还有陈列材料)四个方面去谈,而闪光灯无疑是属于光污染的一种。

普通的可见光波长是在400纳米至700纳米之间,低于400纳米的紫外线能量很大,容易被物体吸收,从而使物体变质;而高于700纳米的红外线能量小,不易被物体吸收,很安全。木材、植物、丝绸等物质都是高分子结构,含有纤维素或蛋白质,容易受光、电、细菌的影响而变质、损坏;另外一些物质比如石头、铜铁、陶瓷等不容易受光的影响。我们使用的闪光灯型号不一,波长有长有短。但都应是低于700纳米的可见光,或多或少对高分子结构的文物有破坏。因此,木质建筑物、字画、丝绸制品、壁画等文物,应禁止使用闪光灯拍照。
光,按来源分为自然光和人工光。博物馆陈列采光照明设计的光,主要是自然界里的太阳光或依靠电能由荧光灯、钨丝灯等发出的光。光辐射按波长性质可分为许多区,其中包括可见光区波长
(400—750nm)、红外光区(?750 nm )、紫外光区(?400 nm)。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能量,波长彩夺目越短能量越高,不同性质的光对文物的破坏作用不同。红外光含有较多的热能,会促使文物表温度上升,湿度下降,使文物产生翘曲和龟裂。紫外光主要起着光化和光解作用,能使丝绸、棉麻、纸张、漆器等有机类文物褪色、变黄、发脆、强度下降等。可以说博物馆任何由有机化物构成的文物,在光的照射下都会发生光化学反应,导致这些被照物的变质。另外,光对无机物如金属、石料、陶瓷等也都有一定的光化降解破坏作用,只不过其破坏程度缓慢而不易觉察罢了。

(摘自《文物工作》2006年第4期)
而常见的破坏诸如裸露在室外,经风吹日晒就不说了,已经建立比较好的保护的,想说两个,一个是莫高窟,外墙挡住了自然天气的破坏,但是如果参观人数较多,造成洞窟内部二氧化碳增加,改变洞窟内部的气温,加上二氧化碳的氧化性,很容易让一些颜料受损,褪色,更不提一些不知好歹偷偷开闪光拍照的游客;氧化使得颜料褪色最明显的还有兵马俑,出土的兵马俑几分钟之内就会全部褪色,这也是长年没有挖掘的原因之一,不过去年去兵马俑听说德国已经开发出了相关的保护技术可以对兵马俑的色彩进行有效保护。
对文物的保护不够的就太多太多了,我是个博物馆控,比起闪光更令人发指的是一些博物馆内部的保护措施差的离谱,在真品前面拉跟隔离带就完事了,配备的安保又不到位,就有自作聪明的游客喜欢冲进去用手摸,我只能说丧心病狂!
拜托各位,去博物馆就好好看,别拍照更别动手,要看照片相关官网有比你拍的更专业的照片可以下载,用各种手机相机开个闪光随手一拍有啥意思?到此一游有人照请出门去大门口拍。去看诸如四大石窟,如果想看的更好,请自带冷光手电。
看到游人有破坏文物举动,如果可以请上前制止,也可以告知附近安保人员。
如果是博物馆的保护不到位,如果可以,请进行相关投诉。


推荐阅读